-
微信订阅号
日前,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立项的《猴头菇提取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菌物药方剂配伍重点实验室历时2年多研发的、由猴头菇提取物与蒲公英提取物联合配伍的菌物方剂也已研制成功,该科研成果转化即将投放市场。
这是继2006年研究中心以猴头菇提取物与北五味子提取物等配伍应用,研发的首款“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食品-和卫欣牌猴头菇羊肚菌五味子胶囊后,在猴头菇提取物与道地北药配伍应用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
研究中心菌物药药理研究室科研人员介绍,幽门螺杆菌(Hp)不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源菌,也是WHO确定的胃癌第一类致癌原,Hp可引发肠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等胃黏膜癌前病变,也可通过细胞增殖而引起关键癌基因如ARIDA的突变,促使胃癌发生。Hp 感染参与了从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病变的整个过程。Hp持续感染可诱发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进而引起胃黏膜细胞DNA损伤,这是癌症转换的先决条件。因此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降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的发病风险。
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上,目前西医尚缺乏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铋盐、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单独应用疗效不佳,三联疗法细菌根除率虽然高,但常出现恶心、腹泻、伪膜性肠炎、过敏等不良反应。相比较而言,中医药治疗Hp阳性胃炎、溃疡病,多不拘泥古方,而是辨病与辩证结合,因此显示出优越性。
猴头菇一直是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的重点菌物,其研究范围涵盖了猴头菇优良菌种选育、标准化栽培、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等整个产业链。据菌物药方剂配伍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介绍,之所以选用猴头菇提取物与蒲公英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其配伍依据在于猴头菇多糖有保护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猴头菇中的麦角甾醇、猴头菇碱(hericerin)、猴头菇酮K(hericenone K)和猴头菇酮L(hericenone L)等生物活性小分子还有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体外生长的药理作用;而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还有抗病源微生物的作用,对Hp的抑制作用与阿莫西林、甲硝唑抗Hp的疗效又相似,且对胃粘膜损伤亦有保护作用,两者配伍,可以协同增效。
最为重要的是,猴头菇与蒲公英都属于国家发布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无任何毒副作用,非常安全,而这些正是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产品研发中首先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友情链接
黑龙江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真菌免疫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菌物药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菌物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